【校长荐读】循着汉语特点和规律的路径看真语文(一)


作者: 发布时间:15/11/18

[推荐语]如何将真语文落到实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在《循着汉语特点和规律的路径看真语文》一文中指出,要将真语文落到实处,必须遵循汉语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孩子自然习得母语口语的过程和古代私塾语文教学的经验。具体来说,就是要引导孩子大量阅读,大声朗读,背诵佳作,努力认字、炼词、选句;不断由模仿写作到有创意地写作,从而使孩子在大量接触书面语的过程中,不断积聚、丰富汉语书面语的语感。

由此,他进一步提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两点建议:一是小学语文实行分课制,将现在的语文课分为国文与写作课;二是中学语文教育可基本按照现行的做法,但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要改革。

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读过此文后,连赞“好文好文”。他说:“文章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分析了汉语的主要特点和规律,并提出要从母语口语习得和古代私塾语文教学借鉴经验,这就是真语文一直强调的‘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回归语和文,回归教育的规律’。遵循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教语文,这是语文求真的必然之路。”他建议语文老师都读读这篇文章,从中寻找到自己可以借鉴的地方。

循着汉语特点和规律的路径看真语文

语文素养是国民素质的根基。20世纪90年代,鉴于国民语文素养与水平整体下滑,全国掀起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大讨论。2012年11月,《语言文字报》和《语文建设》杂志又发起真语文大讨论。全国广大语文教师和关心语文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普遍认为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但真语文怎样落到实处,似并未取得一致的、明确的共识。笔者循着“遵从汉语特点和规律教语文”这一思路,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我们送孩子进学校读书,首要目的是为了能让孩子识字,逐步学习、掌握母语书面语。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传承中华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已故世界知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得好:“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已故语言学界的老前辈吕叔湘先生也说得好:“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老前辈所说的“语文”,指的就是汉语书面语。我自己亲耳听吕叔湘先生说过,也听我的老师朱德熙先生说过,孩子进学校“不是为了学口语”,“别看胡同里的老太太、农村里的老大爷,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也可能很幽默、很风趣,而且说得溜着呢,但这只能说他们很会说话,不能认为他们有语文素养”。总之,让孩子进学校读书就是为了学书面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当然,书面语学好了也将有助于他们口语水平的提高,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汉语书面语素养与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汉语书面语素养与能力呢?遵从汉语特点和规律教语文,值得大家重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汉语跟其他语言相比,确实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有如下两点值得重视。

第一点,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是方块汉字。汉字不是音素文字,而是一种能直接表意的语素音节文字。这种方块汉字,一个汉字一个形,一个汉字一个音节,几乎每个汉字都有意义,因此汉字可以说是形、音、义融为一体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方言复杂,但在书面上基本是统一的,这就跟我们所使用的汉字有关。汉字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超越方言、古今,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而这正好与属于“非形态语言”的汉语形成极为和谐的关系,从而确保汉语在书面上一直保持统一,并且确保汉语在长期的发展中保持稳定的延续。此外,汉字与汉语的词汇关系密切。一方面,由于汉语的词汇绝大部分是单音节或双音节的,这无疑使汉语存在大量的同音词、同音语素,而汉字就起到了很有效的别词作用(也包括分别同音语素的作用)。另一方面,汉字产生后就直接参与了汉语造词的历史过程,如“授”(交付)和“受”(接受)的施、受分化,“鱼”和“渔”的名、动分化,“弯”和“湾”的形、名分化,“见”和“现”的使动、主动分化等。再说,由于汉字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多种造字方式,还有假借、转注这样的用字方式,所以在汉字中蕴藏着有关中华文化、有关汉语的语音语义乃至语法等丰富的内容。可见,汉字对研究中华文化,对研究汉语的历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要让孩子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首先必须让孩子学好、写好汉字。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抓好汉字教学,为学生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上,我们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首先要看他掌握和运用字词的能力。

第二点,汉语是节律性很强的语言。正是这种汉语的节律性,加之上述汉字的独特性,对汉语文学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不仅突出体现在古代骈文、对联的产生和诗词格律的发展上,而且即使是现代文,一般称得上好文章的,也一定很注意语句的节律,让人读着朗朗上口,让人容易顺着语句的节律读出情趣、读出感情。“琅琅书声”就来自汉语的节律。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注意并利用汉语的这些特点。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